黄芩汤_黄芩汤的组成和功效
古籍中的黄芩汤简介
1、黄苓汤,是主治阳邪入里导致的痢疾的药品。药方信息:张仲景。类别:清热类主治:太阳、少阳二经合病下利。配方:黄芩27克,白芍、甘草各16克,加大枣12枚。水煎。方解:黄芩可以清热,此方是由于太阳、少阳二经脉病邪导致,故用其泻火;甘草、大枣,甘柔用以和太阴经。白芍酸涩,可以收敛。
2、《伤寒论》:黄芩汤别名黄芩芍药汤(《痘疹世医心法》卷十。处方黄芩6克芍药6克甘草6克大枣12枚功能主治清热止利,和中止痛。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二服。
3、它对于湿热内蕴所致的肺炎、急性热病、肺热咳嗽与呼吸道感染都有很好的疗效。黄芩功效绵延数载黄芩不仅与李时珍有缘,明朝御医叶文龄也非常看重它的作用。
4、在历史上,黄芩被广泛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面的治疗。起源:黄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它在中国的中药草本植物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功效:黄芩在中药理论中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利水、止血和抗菌作用。它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喉咙痛、腹泻、痢疾等疾病。
5、黄芩汤,黄芩的主要成份为黄芩苷,《伤寒总病论》中介绍用黄芩煮水喝具有清热止血的功效。此外黄芩配以山栀、桔梗、当归、人参等制成的中药汤剂,对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消渴症有一定的疗效。
6、《伤寒论》:黄芩汤别名黄芩芍药汤(《痘疹世医心法》卷十。处方黄芩6克芍药6克甘草6克大枣12枚功能主治清热止利,和中止痛。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二服。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1、黄芩的功效与作用黄芩是一味清热燥湿药,药性特点是苦、寒,归肺、脾、胃、胆、大小肠经,功效主要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2、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胎热胎动不安等病症。清热燥湿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3、一般黄芩的作用于功效是非常广泛的,在临床上经常作为抗病毒治疗,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帮助高血压的患者治疗血压的异常病症。黄芩这种草类的植物,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药物,被我国的中医作为药物使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古老的中草药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只要患者合理使用,有很大的药效价值。
4、黄芩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止血安胎等作用,但是需要遵医嘱用药。泻火解毒:黄芩属于中药,可以清脾肺,起到泻火解毒的作用,改善患者的肺热咳嗽以及咽喉肿痛。清热燥湿: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用于湿温、暑湿导致的胸闷以及恶心等症状。
5、黄芩的功效与作用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与作用,如果患者需要使用黄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适症状。清热燥湿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等病症。
6、黄芩的作用与功效黄芩在北方是最为常见的一味中药,在北方的农村里到处都有,但是大家知道的它的功效却很少。一般人们都用他来清热解毒,泻火,解压和止血等。当然它还有治疗风热咳嗽和高血压,还可以治疗胎动不适这些症状。所以黄芩的作用与功效还是有很多的。
中草药名方:黄芩汤1的功效与作用
1、明代中药学家缪希雍对《神农本草经》所载的黄芩功效做了解释:“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黄疸、肠澼、泄利,皆湿热胜之病也。”缪希雍认为黄芩苦寒的特性对湿热实施了“釜底抽薪”,清除了湿热,黄疸、痢疾、腹泻的病症自然消失了。
2、临床中治疗淋症(尿感)每用红藤,败酱草,也常用秦皮,马齿苋,前者清热解毒,化瘀消肿,后者能清肠中湿热,虽然原来皆非治淋症之药,而今移用于淋症,亦颇有效。
3、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可能包括降血脂、清热解毒或防癌抗癌等。降血脂:黄芩含有黄芩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适量食用黄芩汤对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清热解毒: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上火等症状,比如炎热潮湿的夏天,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胸闷气短。可以喝点黄芩汤,清热解毒,祛湿。
4、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黄芩汤具有以下几种功效和作用:黄苓能有效缓解紧张不安、神经衰弱、抑郁、危机感等情绪;黄苓汤具有抗炎,降血压,利尿,解热,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黄苓茶含有丰富的活性矿物质,能刺激和增强神经。临床主要应用于传染性肝炎,清热解毒,胸闷呕恶,肿瘤性疮胎动不安。
5、甘和,和动乱之阴阳,平五脏之躁动。方以炙甘草为君,一方面发挥其缓急功效,另一方面,与小麦配伍,益气和阳;与大枣配伍,养血和阴,平补气血,引领十二经,调五脏而安和。三药合用,收缓补心脾,荣养五脏,安神益志之功。五脏得养,心肝得荣,心神得血荣养,则神自安,躁自除。
6、黄芩汤,具有和中止痛,解热生精,保肝护肝,止血安胎,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对于肠炎,燥热,胎动不安,痢疾,黄疸,吐血,鼻衄,妇人漏下血不止,小便不利,发汗不解,身热口苦,腹痛下痢,糖尿病,胸胁痞满等症有治疗的作用。而且黄芩汤还有降血压,降血脂,改善脑血流量,提高记忆力,修复神经元损伤,调节中枢神经,缓解失眠的作用。
黄芩汤证与黄连汤证总结
1、黄芩黄连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证治准绳》。具有泻肝胆,清湿热之功效。主治目外障。组成黄芩(酒洗炒)一两,川黄连(去须酒洗炒)七钱,生地黄(酒洗)、龙胆草(酒洗炒四次)各一两。用法用量?咀。每服二钱,清水二盏,煎数沸去滓,再煎至一盏。午饭时热服,午后晚间俱不可服。
2、又比如,当热郁胸膈时,我们用栀子豉汤、凉膈散清宣郁热,也是这个思路;普济消毒饮治疗头面热毒壅滞证,也是在大量清热药中加入轻轻的表散之品。引申开来,皮肤病、头面五官、上下呼吸道的各种火热炎证,都可以使用“清宣法”。
3、黄芩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肚子绞痛。葛根系的那个拉肚子,肚子即使是痛,也是微微的,就是很可以忍受的。
4、【证候分类-热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6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5、四诊(望、闻、问、切)查体之后开方颇为踌躇,患者无外感病史及表现,无饮食不洁之病因,目前症状只有少阳之口苦恶心,太阳、太阴、阳明见证均不典型,非太阳与阳明合病之葛根汤证或葛根加半夏汤证,不似协热利之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更非太阴之理中丸证。
6、B.小承气汤证C.栀子豉汤证D.栀子柏皮汤证E.黄芩汤证点击查看答案第6题患者,男,40岁。患急性胃炎一周,刻下呕吐止,手足温,身微热,头汗出,心中懊侬,饥不能食。舌稍红,苔薄微黄。
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1、黄芩汤的作用通常是清热止痢、和中止痛,应用该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用,患者不可以私自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别名】泻心汤【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1两,桔梗(炒)1两,知母(焙)1两,玄参1两半,马兜铃1两半,防风(去叉)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眼风牵。痛如针刺,视物不能回顾。
3、黄芩的功效与作用抗菌消炎抗病毒中药黄芩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抗菌消炎抗病毒,它对人体内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以及革兰阳性菌,还有多种皮肤真菌,都有明显抑制和消除作用,除此以外,它还能抑制人体内乙肝病毒和乙脑病毒的活性,减少人类脑炎与肝炎等常见疾病的发生。
4、黄芩可以清热,此方是由于太阳、少阳二经脉病邪导致,故用其泻火;甘草、大枣,甘柔用以和太阴经。白芍酸涩,可以收敛。【配方组成】:黄芩27克,白芍、甘草各16克,加大枣12枚。水煎。【使用方法】: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5、黄芩汤,具有和中止痛,解热生精,保肝护肝,止血安胎,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对于肠炎,燥热,胎动不安,痢疾,黄疸,吐血,鼻衄,妇人漏下血不止,小便不利,发汗不解,身热口苦,腹痛下痢,糖尿病,胸胁痞满等症有治疗的作用。而且黄芩汤还有降血压,降血脂,改善脑血流量,提高记忆力,修复神经元损伤,调节中枢神经,缓解失眠的作用。
6、黄芩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黄芩疗疾本经已载,经历代医家应用总结,其苦寒,主入肺经,乃肺经气分热盛之要药。忆多年以前,余尚未入院校学医,自读本草等书籍,略知其功效,恰逢一熟人问疾与我,云咳嗽、身热,肤热如火燎,口气及鼻息若喷火等等,观其舌尖显红,脉数,寸尤著。
,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